1969年10月,上级正式向张逸民发出任命通知,指派他担任海军舟山基地的政治委员。这一消息通过电报传达给张逸民后,他仔细阅读了内容,感到将该消息推迟公布更为妥当。这一提议引起了不少人的不解,尤其是司令员等领导股票配资在线,他们认为应该立即向外界发布这个任命。
对于张逸民而言,职务的晋升本应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,但他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情绪。这位在五六十年代战斗于海军一线的勇士,因其卓越的战绩而赢得了声誉。他曾在1955年担任东海舰队快艇艇长时,成功地击沉了敌方舰船,打破了敌人的海上席卷,开启了他参与更多海战的征途。
在接下来的几年中,张逸民参与了1958年的金门海战、1962年及1965年的崇武东海战等多场激烈战斗,他指挥的部队屡屡取得胜利,成功击沉多艘敌舰,其军衔和职务也连续上涨,从中尉连职一路升至少校正军职。然而,令人感到困惑的是,为什么他的职务晋升会让他如此不安?实际上,在六十年代初,他的军衔晋升至少校,并获得了团级职位,但随后由于军衔制度的取消,他的军衔被固定在少校,这使得他在职务晋升的过程中,虽职高而衔低。
展开剩余68%到了1968年,39岁的张逸民被任命为舟山基地的政委,但他心中却充满了顾虑。这是因为基地中不乏资历深厚的老红军和老八路军,而作为一名在解放战争时期才入伍的战士,他突如其来的高升使他感到有些不安,尤其在面对众多老领导时,更感压力重重。
虽然他在军中已有二十余年的经验,不再是刚入伍的菜鸟,能力与战绩也显而易见,但依然可以理解他心中的顾虑。毕竟,军队里以资历论英雄,那些老红军、老八路的辉煌战绩在历史上也不遑多让。东海舰队的政委在得知张逸民的忧虑后,亲切地劝他说无需多想,安心上任就好。为了让自己能更好地适应角色,张逸民向上级提议,希望能以副政委的身份暂时任职几个月,若表现不佳,便不再认命,并建议原政委宋献章可以暂时不调走。
上级考虑到张逸民的情况后表示赞同,于是他以副政委的身份上任,但实际上基地领导班子则给予了他政委的待遇。以至于在他上任前,基地的政治部主任便前往他之前的工作单位接他,完全超出了一般入职的规格。到达基地后,他与司令员李静相互熟悉,并积极开展工作,迅速要求招待所的工作人员服从司令员的指令,否则将面临撤职的后果。
经过几个名义上的副政委月之后,到了十月初,上级通过电报正式命令他担任基地政委,标志着他晋升至正军职。他在查看电报时稍显犹豫,提议将这一任命推迟两天再宣布。而李静司令员则一口同声坚决主张立即公布。张逸民在此时又是如何考虑的呢?
他曾向上级表明,希望先稳定一段时间再查看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胜任此职,如今工作尚在进行中便已获得正式任命,内心难免感到不安。他确实期待能在任期内取得成绩,以便于更好地赢得大家的信任与支持,尤其是考虑到舟山基地党委中的许多常委资历都高于自己。
然而,面对李静司令与原政委宋献章强烈的意见,张逸民知道自己只能服从大多数的决定,最终还是接受了李司令在会议上宣布他任命的事实。在和平时期,40岁能担任正军职,实属不易,尤其是在许多老资格的前辈领导依然在一线工作的情况下,这一切显得更加珍贵。
担任政委后,张逸民曾考虑过一个问题,那就是基地内的指战员们会怎样看待自己?从更大的局面来看,公开反对的声音并不多,但在军队这个讲究资历的集体中,内心的不满与潜在的议论依然存在。毕竟,他的年龄与许多机关处级领导相仿,而曾直接领导过自己的老前辈们又该如何相处?
因此,他必须做到以身作则,言行一致股票配资在线,始终树立好的榜样。在舟山基地工作了两年多后,张逸民于1971年离开了一线领导岗位。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优配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